您好,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业界动态

安徽黄山:擦亮新安医学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3-04-19 阅读量:209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1300余位自晋迄清见于记载的医者名家层出不穷,800余部鸿篇巨著传承至今……当北纬30度这条贯穿四大文明古国的神奇纬线,与黄山市版图发生重叠时,一朵名为“新安医学”的杏林奇葩璀璨绽放。
       作为新安医学的发源地,黄山市大力实施新安医学振兴工程,加快推动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4月21~23日,第二届中国(黄山)新安医学发展大会将在黄山举行,进一步为擦亮新安医学这块金字招牌贡献黄山力量。
筑牢根基,以传承促创新
       千百年来,根植于徽文化沃土的新安医学,在实践中形成“固本培元”“辨证论治”等医学理念,凝聚着博大的中医智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与此同时,新安医家在外行医、办学授徒,促进了新安医学与海派、孟河、旴江、岭南等中医流派的交流互鉴,为中医药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丰厚滋养。
       在深厚的新安医学底蕴熏陶下,黄山市成功举办了首届新安医学发展大会,在发展健康产业、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堂等方面达成共识,大会集中签约中医药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24.3亿元,实现了资源与资本的深度对接、事业与产业的互促共兴,助推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翻开崭新一页,开启全新格局。
       安徽省副省长、黄山市市长孙勇表示,切实把新安医学这一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激发公众文化觉醒、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作为新安医学发源地的黄山市必须坚决扛起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是振兴新安医学的两条主线。
       做好新安医学文献和历史典籍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是保护传承的关键环节。为此,黄山市加强新安医学挖掘整理工作,先后出版《新安养生》《新安医学临证用药求真》等20余部专著,还对珍贵文献进行数字化、影像化记录,创新建设新安医学资源电子数据库,较完整地展现新安医学的学术成就、特色优势及深刻内涵。
       此外,黄山市注重名医世家的学术传承,加强新安医学“师带徒”传承,建成徐经世国医大师工作室、杨文明岐黄学者工作室等。全市现有新安医学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11项、传承人17人,省名中医9人、名中药师1人、基层名中医21人,家传三代乃至近三十代的新安世医76家,其中黄氏妇科、“张一帖”内科、郑氏西园喉科、胡氏骨伤科和祁门蛇伤疗法等特色专科技艺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黄山市突出方药同步、创新转化运用途径,大力发展原生态种植、林下仿野生种植,建成多花黄精、贡菊等“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6个,中药材种养种类31种,拥有市级以上中药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6个,种植面积18.5万亩,总产量2.65万吨,一产产值达14.9亿元。在临床应用领域,深入挖掘新安医学经典名方,收集有明确临床使用数据的院内制剂63种,申报备案益坤消痞丸等院内制剂11种,筛选发布首批疗效明确、安全可靠的民间经方验方30种。
       在产业融合方面,黄山市积极推动新安医学与健康、养老、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康养类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2家、康养特色小镇5家、康养(疗休养)基地33家,以新安医学为特色的康养产业正不断发展壮大。
       在医疗服务方面,黄山市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组建由市中医医院牵头的市域紧密型医联体。全市现有各类中医医院8家,备案制中医诊所39家,每万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5.6个,101个乡镇卫生院和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馆,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全覆盖。
谋篇布局,以振兴谱新篇
       2022年,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黄山市促进新安医学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该《计划》以“以文养医、以医带药、以药促产、以产惠民”为指导思想,全产业链推进新安医学振兴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计划》指出,到2024年,全市基本建成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治理高效、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新安医学服务体系。
       黄山市委书记凌云表示,振兴新安医学,黄山市基础坚实、独具优势,要抓住政策机遇,切实推进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发展,让新安医学更好造福人民群众,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此次以“传承创新新安医学,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为主题,举办第二届中国(黄山)新安医学发展大会,必将对新安医学乃至全国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黄山市将继续抢救开发新安医学古籍文献精华,健全完善新安医学资源数据库,加强对古籍古方科学内涵和思维理念的系统研究;同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药理学等技术,开展新安医家特色理论、临床经验、经典名方及特色诊疗技术的深度挖掘,推动新安医学学术思想活态传承与临床推广应用。
       在交流合作方面,黄山市将深化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积极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堂、新安医学研究院、王琦书院黄山分院等项目建设,并计划建成运营新安医学传承创新中心,加快把市中医医院打造成国家级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省级中医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同时,完善市域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建设,深入实施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进机关行动,让新安医学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在人才培养方面,黄山市将加强与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一流中医医院、研究所的交流合作,积极引入优质中医药资源,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团队。同时,支持本地院校开设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依托新安医学名老中医开展“师带徒”传承,培养一批黄山本土中医药领军人才,打造新安医学国医名师品牌,力争到2025年培养中医骨干人才、中医药实用人才1000名以上。
       在医药产业发展方面,黄山市将以“十大皖药”基地建设为基础,推动贡菊、白术、山萸肉、杜仲、绿萼梅等优质中药材集聚发展,打造一批黄山特色中药材名优品牌;加强喉药、蛇药等传统特色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加大中药产品研发创新力度,推动经典名方和道地药材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积极争创省级区域制剂中心,加快实现“新安名方”向“新安名药”转换,力争到2025年恢复开发传统工艺配制的院内制剂和中药产品超40种。
       同时,以药材生产为基础、商业为纽带,黄山市将瞄准行业领军企业,组织开展新安医学和中医药产业专题招商,积极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同时实施中医药骨干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天目药业、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等本土骨干药企做大做强,加快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力争全市中药产业和新安医学健康服务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00亿元。
        在产业融合方面,黄山市将加快推进“新安医学+医养产业”和“新安医学+文旅产业”,充分发挥新安医学“治未病”特色优势,加快把黄山打造成为在长三角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安医疗旅游先行区和国际医养康养示范区,力争全市生命健康产业企业数量和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为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建设健康中国贡献黄山智慧和黄山力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