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 让更多“承者”变成“传者”——我国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发展观察
发布时间:2022-07-22
阅读量:2104
内容来源:新华社
记者:田晓航、胡浩
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7月20日在京举行,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伯礼院士等30人荣膺“国医大师”称号,101人荣获“全国名中医”称号。本次表彰再次凸显出国家对这些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充分认可,必将引领激励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传承创新、砥砺前行。
高层次人才是带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岐黄工程、评选表彰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等举措,着力壮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迄今,我国已评选表彰四届共120名国医大师和两届共201名全国名中医,培养了149名岐黄学者和100名青年岐黄学者。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我国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努力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堪称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振兴中医药,关键在人才。2021年,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88.4万人。为提升人才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培养集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六方面重点任务,并明确要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名老中医药专家作用。
“国医大师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张伯礼院士表示,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做好“传帮带”工作,甘为人梯、倾囊相授,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各类人才,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整理升华以利后学,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更好为人民健康服务。
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不仅是医术精湛的“代名词”,更是医德高尚的模范典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是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应有之义”。
坚持多年捐资助学的推拿专家李业甫,针灸名家石学敏,悬壶数十载并将祖传秘方无偿献给国家的李济仁……历届国医大师的事迹背后,是“臻‘一技’而济天下”的壮志豪情,是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至高追求。
未来,我国将加大力度培养选拔中医药高层次人才。而要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瑰宝代代相传,让更多“承者”加快转变为更高阶的“传者”,就必须发展好中医药师承和院校教育,加快培养青年中医药人才。
“要培养有德操情怀、有境界格局、有见识见解、有能力水平的热爱中医事业的传承人。”此次荣获“国医大师”称号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肖承悰认为,中医药传承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活态传承,传承人要持续学习中医经典,同时加强西医学习,博采众长,切实提高中医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