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业界动态

浙江率先提出省域中医药发展指数:完善中医药发展评价机制,助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先行

发布时间:2022-07-08 阅读量:33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仁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十四五”时期,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重点任务。同年底,浙江省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刚刚召开的省党代会,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并把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写入了党代会报告,浙江坚持以高标准建设为目标,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创造性推出了全国首个省域中医药发展指数和评价指标体系,为构建整体智治的中医药治理体系,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聚焦传承创新,科学构建中医药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省域中医药发展指数以2018至2020年度全省中医药行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以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动力、产业发展、文化影响、发展环境等5个维度为重点的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指数和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全省11个市、89个县(市、区)进行了数据采集、分析和计算。在中医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依托全省数字化改革平台,设立中医药发展指数、中医药均衡指数、中医药数据监测三大数字化管理平台。同时,通过“三图三榜两指数”(即发展指数区域分布图、发展指数一级指标得分率比较图、均衡指数区域比较图、发展指数排行榜、发展指数一级指标排行榜、均衡指数排行榜及中医药发展指数、均衡指数)的形式,对全省各地中医药发展现状、地区差异和变化趋势等进行全面分析,客观反映当前各地中医药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有效提高了全省中医药发展效率。
 
 
围绕五个维度,精准把脉浙江省域中医药发展现状
 
看服务能力,夯实中医药发展根基
 
 
       客观准确反映浙江省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药的首要价值在于守护人类健康,医疗服务能力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浙江省中医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服务能力维度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医疗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4个二级指标,并下设20个三级指标,分值占比32%。其中,19个是浙江省主要年度监测指标。近年来,浙江省坚持多措并举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数据显示,2018~2020年,浙江省中医药服务能力维度指数平均得分分别为22.29、23.34、23.39,呈现较快增长。
 
       促进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指标导向和指数评价结果,主要用于推动解决整体服务能力不足、地区间服务能力不均衡等问题。一是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通过对县域中医药资源在特色服务、医疗治理、运行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等维度的指标分析,不断健全完善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长效机制,有效推动县域中医药优质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效能,助力打造中医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二是在实现共享共治方面,通过推动中医医院组建县域医共体,加快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优化县级中医医院中医专科建设布局,积极推进县级中医医院“6+4+1”服务能力建设。三是在扩大服务范围方面,加快实施浙江省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行动计划,通过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指导百姓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放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册等方式,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四是在打造服务品牌方面,以开展“治未病”“一老一少”两慢病中医药服务为重点,强化中医服务品牌效应,打造“浙里中医”服务品牌,建立中医药一体化服务体系,丰富基层签约服务内涵,促进全人全程中医药健康服务。
 
看创新动力,激发中医药发展动能
 
       客观准确反映浙江省中医药创新水平。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源头活水。浙江省中医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动力维度涵盖了学术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术成果产出3个二级指标,并下设8个三级指标,分值占比20%。其中,75%的指标与浙江省重要政策或项目相关。近年来,浙江不断创新中医药平台建设,加快中医药人才培育。数据显示,2018~2020年,浙江省中医药创新动力维度指数平均得分分别为13.92、14.16、14.04,创新平台、人才力量得到明显增强。如2018年以来,全省各地主动把传承创新作为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积极推动省中医药协同创新基地、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及省级中医药重大项目攻关研究;深入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工程(杏林工程),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等。
 
       推动中医药创新水平全面提升。中医药创新动力的指标导向和指数评价结果,主要用于推动建立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平台。一是推动中医药高峰高地建设。依托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省级中医医院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等“龙头”,打造具有区域引领性的中医服务高地和中医药医学高峰。二是推动强化“骨干”支撑。在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布局建设省级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以及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形成一批中医药优势突出、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且具有专病专科和慢性病优势的中医医院。三是推动中医药高能级平台建设。加强“医研校企”合作,建设一批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推动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和重点学科,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机构。四是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建立中医药科研全程管理系统,加强中医药重大疾病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
 
看产业发展,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
 
       客观准确反映浙江省中医药产业水平。产业是中医药发展的支柱。浙江省中医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产业发展维度涵盖了药材种植、中药生产2个二级指标,并下设7个三级指标,分值占比12%。近年来,浙江不断加强中医药产业培育,产业规模得到长足发展。数据显示,2018~2020年,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维度指数平均得分分别为8.45、9.19、8.96,中医药产业发展规模扩大,市场影响有所增强。目前,浙江省拥有中药材资源2300多种,蕴藏量100多万吨,中药材资源总量和道地药材种数均居全国前列。
 
       引导中医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指标导向和指数评价结果,主要用于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和决策。一是提质升级做强中药产业。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规范化种植中药材,推进浙江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和规范化生产基地、林下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持续培育“道地药园”和中药材特色强镇,加快建设“六大药谷”,持续擦亮“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国药品牌,切实打响“浙产中药”品牌。二是完善中医药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加强磐安“浙八味”特产市场等中药材产销平台和仓储物流中心建设。三是提升国际化水平。积极招引全球领军型医药企业和上市公司在浙江设立中医药领域研发中心、CRO公司、生产基地,推进全省中药工业绿色、智能化建设,支持中药生产企业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四是探索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加强传统医学药食同源理论与现代保健结合的研究,促进中医药+健康食品产业发展,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规范开展合作,打造中医药特色的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休闲旅游有机融合,积极培育国家和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中医药特色小镇和特色街区。
 
看文化影响,增强中医药发展自信
 
       客观准确反映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影响力。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影响维度由平台建设、文化传承与传播2个二级指标,下设7个三级指标,分值占比14%。近年来,浙江不断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启动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建设、中医药科普基地建设和中医药海外传播等项目,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0年,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影响维度指数平均得分分别为11.06、11.20、11.38,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三年来,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数、中医药博物馆数、“浙派中医”文化数等明显增加,现有12个国家级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26个省级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和35个中医药博物馆。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编写《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并成为首个将中医药教材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省份。
 
       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影响的指标导向和指数评价结果,有利于推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扬光大。一是加强“浙派中医”文化研究。梳理挖掘古典医籍精华,制定浙江省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加快推动建设浙派中医研究平台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鼓励在中医药学科专业教学中增加古文献教学内容。二是推动建设数字化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加强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的活态传承。三是多渠道传播中医药文化。积极创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加快建设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推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加强中医药新媒体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文化传播。
 
看发展环境,培育中医药发展沃土
 
       客观评估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所处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环境维度由政策保障、财政投入2个二级指标构成,下设4个三级指标,分值占比22%。近年来,浙江不断加大扶持和促进公立中医医院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全省中医药发展环境显著改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体系得到长足发展。数据显示,2018~2020年,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环境维度指数平均得分分别为17.63、17.73、18.50,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三年来,浙江省中医药相关政策出台数量密集,政府在中医药经费投入、活动举办数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增长。如浙江省中药饮片量价双控政策,严格执行按实际购进价格顺加不超25%销售的加成政策,将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分批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出台《关于开展中医门诊常见病按病种支付方式改革的通知》,探索开展中医按病种付费;逐年加大对公立中医医院的财政补助资金。
 
        推动建立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中医药发展环境的指标导向和指数评价结果,有利于决策层提高对中医药发展环境各项指标的关注程度,并着力从政策体系建设、财政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一是加快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2020年,浙江省召开了全省中医药大会,设立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全省中医药管理协作机制;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江省中医药条例》《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二是积极探索适合中医药发展的医保制度。努力将疗效和成本有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互联网+”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推动中医领域的住院DRGS、门诊APG等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加快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方式。三是创新中医药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落实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推动落实基于中医药服务量的中医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善中医医院办院条件,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四是强化中医药科研经费投入保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中医药发展,丰富扩大中医药发展资金池,对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发挥产业基金创新引领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中医药项目。
 
把握未来方向,着力推动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先行
 
        中医药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浙江省推动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建设中医药强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未来浙江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坚持三个方面工作:
 
 
        坚持政策引领,着力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系列改革,坚持党委政府引领主导,切实落实国家中医药相关政策和《浙江省中医药条例》等“1+8”政策,推动全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中医药支持政策。完善中医医保政策,支持中医药机构和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范围,推进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中医药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加大对县(市、区)特别是山区海岛县中医药发展投入力度,落实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对中医药人才引育、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发展空间等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做强中医药评价监管体系。多维度评价全省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优化中医药人才和科技评价机制,对中医药科研项目实施分类评价。加强中药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涵盖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追溯体系。三是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支持中医药文化研究机构建设,加强民间中医诊疗技术和方药的收集、研究及推广应用,促进传统技术推陈出新。
 
         聚焦服务创新,着力提升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深化全省中医药特色发展和服务创新模式改革,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中医药优质服务共享。一是建设中医医学高峰。加快推进中医医院强院建设,通过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共建的方式,在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实力较强的市级中医医疗机构中建设若干中医医学中心或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二是优化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和中西医协作医疗服务。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推进中医药特色优势鲜明的综合性现代化中医医院建设,做优做强中医内科、妇科、骨伤、针灸、推拿等专科专病。聚焦中西医叠加优势,构建完善中西医结合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打造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平台,组建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团队,建设中西医结合学科。三是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深化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在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中医馆,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突出创新驱动,着力构建“中医药+”融合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中医药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通过创新彰显自身特色、争创发展优势。一是做强“中医药+数字化”工程。将中医药发展融入“未来社区”和“未来农村”建设,将中医药发展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推进“浙里中医”“互联网+”工程,加快智慧中医院建设,形成覆盖全省的中医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二是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发展中医药相关健康养老业、健康食品业,因地制宜打响特色药膳品牌;打造中医药文化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小镇、特色街区,增强群众中医药健康体验,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健康生活、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全面融合。三是推进“中医药+乡村振兴”。狠抓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和山区海岛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中药产业富民工程,打造县(市、区)中医药发展的标杆。充分利用舟山丰富的海洋资源,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探索发展海洋中药,开发海洋中药产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