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业界动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发布时间:2013-03-12 阅读量:2335 来源:健康报

    5位诺贝尔生理学医学获奖者,这是葛兰素史克(GSK)公司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样的成就带给GSK的不仅是名誉,同时也是代代相传的创新文化。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总裁马克锐、中国研发中心总裁臧敬五日前在接收媒体采访时指出,由于投资经费的增长,全球制药领域的新药逐步在减少,但GSK始终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为了应对新药危机,GSK制定了专门的创新产品链计划,2012年-2013年,公司在肿瘤、糖尿病、艾滋病等领域共研制出6大产品,预计到今年一季度末,6大产品在全球的报批手续都会顺利完成。
 

    研发中心带动本土化生产能力
 

    健康报:葛兰素史克的创新精神在中国怎样得以体现?
 

    马克锐: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最关键的就是不断在中国引进更多的创新性的产品,而且还要加快引进创新性产品的速度。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够做到中国业务的不断拓展,这个拓展体现在拥有更多的产品线、治疗领域的多元化以及覆盖区域的扩大上。
 

    臧敬五:谈到创新性的产品首先要提到中国研发中心,我们利用5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团队,这个研发团队里大概有50%的人来自于美国或者欧洲的学术界或公司,不同的背景和想法能够真正把科学与创新的制药真正结合起来。他们的任务是在中国为全球研发神经领域的新药,另外还有加速全球已经上市的药物在中国通过临床试验并进行注册,寻找中国市场的新机会。在2009年之前我们在中国市场推出新药的速度大概是每年一个产品,现在我们差不多已经做到每年三四个产品,我们还希望这一速度能够变得更快。
 

    健康报:GSK在中国的创新中心与其他创新中心有何不同?
 

    臧敬五:GSK中国研发中心最大的特点是,GSK是全球制药企业里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中国来控制全球某一领域进行全面研发的公司。我们的中国研发中心是一个真正的全球研发中心。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决定都是在中国研发中心做的。
 

    在中国研发中心,我们有两个工作理念:“in China for the world”,也就是“中国为全球”。另一个我们成为“in China for China”,也就是立足中国,面向中国市场进行研发。很多包括GSK在内的公司针对肿瘤的研究,实际上基于西方人群,西方人群与中国人群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这些新药如果是针对基因突变的话,那中国人的突变跟西方人肿瘤基因的突变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针对中国人群的个性化开发是我们的研发的重中之重。
 

    继续强化优势业务
 

    健康报:葛兰素史克健康消费品业务在中国取得良好业绩的原因是什么?
 

    马克锐:就健康消费品的业务来讲,很少会有企业在中国独立拥有自己的品规部(设计未来产品线)和自己的研发中心,而我们则成立了专门的健康消费品部。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业务,但是实际上我们运营这个业务的原则和哲学史一致的,也就是我们都要有基于科学的高质量产品,都要有创新性产品,使这些产品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健康消费品部一共推出了7个产品,自然也要不断地拓展我们的治疗领域,以及进行更多的区域覆盖拓展,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服务更多的患者和消费者。
 

    健康报:既然是优势业务,那么针对健康消费品业务,公司还将有哪些维持其增长的策略?
 

    马克锐:健康消费品部目前退出来“品牌伞”战略来进行产品的多元化。比如新康泰克,大家知道这个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作为感冒药具有非常长的历史,而且有非常强的品牌效应。所以我们利用他在感冒市场上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推出了与感冒相关的其他产品,比如喉爽和通气鼻贴。通过利用品牌核心价值进行一个产品的多元化,这也就是我们的“品牌伞”战略,这一战略目前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
 

    作为药品业务来讲,我们需要不断地增加员工,继续投资,能够进行更广的区域拓展。在这方面,我们的健康消费品部已经领先一步,拓展到了三四线城市。药品部将会充分利用健康消费品部已经形成的优势进行更好的区域拓展。
 

    将创新融入中药研究
 

    健康报:葛兰素史克为什么会想到进行中药研究?
 

    臧敬五:要做到真正的本土化发展,就要学会结合本土的制药优势。中药师中国的一个优势,GSK是在全球的制药企业里第一个决定进入到中药研究领域。我们的中药研究理念是考虑怎么把西方的制药研发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和理念结合起来,然后找到一个很关键的突破口,我们希望GSK做的中药是一种创新型的新药,而且是针对中药的一些特点来做。
 

    健康报:这样的创新理念具体怎样和中药研究相结合?
 

    臧敬五:怎么把以经验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变成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的方法?我觉得是对中药今后的发展、乃至在全球的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在这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一种是把中药里的有效成分提取以后,变成一种化学药,但是我们的研究还是遵照中药的传统理念。我们通过创新的研发手段来验证某种中药里究竟有哪几个是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是怎么组合的,通过这个组合提高中药的可验证性。
 

    对于这种研究其实已经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很多书里都记载银杏有的醒脑作用,但是这么多年谁也不知道醒脑是什么意思?德国一家公司就是运用了上述分析活性成分的方法,发现两个成分是跟老年痴呆相关,然后他们并不是把两个活性成分拿出来做成一个新药,而是把两个成分进行优化,提高在药里面的成分,然后研制成一个新型的中药,这个药是在三年前上市,一年的销售额就到了4亿多英镑,它大概占了全球银杏销售的75%。我想用这个例子说明怎么通过创新手段帮助中药的发展,把西方新药研发发面的优势与中国的中药理念紧紧结合起来,现在我们针对皮肤病的第一个产品正在研发,可能很快就进入临床。

Baidu
map